微信客服
wholerenguru3 (厚仁学术哥)
摘要
这是陈航说留美的第421篇原创
(微信公众号ID: chenhang_usa)
如需转载,请滑动至文末查看转载声明。
我家女儿11年级。前天晚上,她问了我一个问题,“我该选什么专业?”
这样的问题,我不知道给学生咨询过多少次,但是放到女儿身上,我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。
她以后想学医。进入医学院的MCAT考试中,要求有数学,物理,生物,化学的先修课。但是这四个,她都不愿意做本科的专业。
如果学交叉学科,比如“生物工程”,“应用数学”,好像也不是她的菜。去学经济,管理,好像又离医学太远。我其实还是很希望她学一些和数据分析相关的专业,因为健康和数据结合,是个趋势。但她对计算机又不感兴趣。
选专业,的确是个很难的事情,有一本书,叫“未定专业 undecided”,就给高中毕业生写的,教他们选专业的原则。但是原则归原则,具体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,还是难以决定。
想想如今在国内的高中毕业生,要在高考后,选择80个学校和专业的组合,而且本科四年,都不能换学校,除非重新高考,同校换专业也不容易。
和女儿谈了二十分钟,我只好说。那就去个比较综合的大学,先别确定本科专业吧,走一步看一步,到了大一再调整吧。以后学医,只要是科学方向的专业都可以。
况且,以后学医这个行业,对于女儿来说,就是确定的事情吗?
教育,手机设备,电商行业,千差万别。不过这三个行业,罗永浩老师,都干过。好像对于他来说,只要人生强悍,干哪行都能像模像样,包括干脱口秀。
我回想一下自己的过去,也换过几次行业。以前的老本行专业,核工程。拿着这个学位,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,雇主也不超过两位数。美国大概只有十个核电设计公司可以去,至于核电站和国家实验室,招工对身份有要求,要美国公民。
所以,即使学得辛苦,拿到学位,就业选择也太少。搞计算机的,在一个小城,雇主就不止100家。还好,我未雨绸缪,早早同时还修了一个计算机硕士。毕业以后,就直接进入了互联网公司。
干了三年,还是不能忘记自己的核电本领,又转回核电行业,工作了8年。后来辞职下海,创办厚仁,专心做教育行业。去年,听到我的老东家,因为核电行业整个不景气,各国弃核,大规模的裁员。我原来的同事,有的干了将近二十多年,都被裁了,很惨。我的人生不如罗老师彪悍,算是主动转行,顺应趋势吧。
有人预测,随着人工智能和科技的发展,以后,可能很多行业,在一个人的职场生涯里,就消失改变了。所以一生可能要换三次行业。其实我回想一下,老罗和我,都已经是换了三次行业了。
希望我女儿这一代,未来遇到行业的变化,也能顺利转型。
我对女儿说,一个是要有学习的能力,学习的心态。另外,是要学会“骑驴找马”。先让自己有用,再根据行业和市场变化,寻找更好的机会。
即使她以后学医,医学的变化也很快,也可能会涉及到新的方法,新技术,新的机会。
比如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,以前学的是法律,耶鲁法学院毕业,先当律师,然后当芝加哥大学校医院的副院长,现在是社会活动家。
我的一个同学,本科学的是天文,后来搞金融,现在却在办学校。另外一个朋友,本科学的是生物,后来做电讯咨询,现在搞投资。好像都也是换过三次行业。英文里有句话,叫“The third time’s the charm. ” 第三次才有魅力。可能用在就业上也是这样吧。
所以,我和女儿说,不管学什么,毕了业,能被人用上,是最重要的。至于以后的事情,那就要保持不断学习的能力,关注社会的变化和新的机会。本科一开始具体选什么专业,不是那么重要。
而且我还及时强调,对于女儿最重要的是,身边一直有个老爸,可以经常给她出谋划策。想不到,女儿对这句话里的“身边”,“一直”,却非常敏感,连忙说:“我大学不在匹兹堡。我需要你的时候会来问你。” 话外之意,我明年就独立了,选什么专业,去哪个城市,我会自由选择。
我希望女儿,不管学什么专业,都是她自己感兴趣,自己选择的。她能多长自己的本事,少走弯路,我就放心了。
(Pictures Credited to Google)
文:陈航
微信ID:陈航说留美
美国招生协会
AIRC权威认证
80位
美国双语导师
10年+
名校申请经验
8600+
名校名企录取
微信客服
wholerenguru3 (厚仁学术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