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学生哪些行为会引起教授反感

wholerenguru3  (厚仁学术哥)

微信客服
wholerenguru3 (厚仁学术哥)

随着春季学期成绩的陆续公布,不少留学生开始对自己的成绩产生疑问:“为什么我的课堂参与分数这么低?”、“我发了邮件申请重新评分,教授却一直没回复?”、“我的总分只差一点就能拿到下一个letter grade,想申请extra credit,教授却不给机会?” 类似的困惑在每个学期末都在上演,而背后往往不仅仅是评分标准的问题,更涉及到文化差异、沟通方式以及对课堂行为规范的理解偏差。

留学生在美国大学课堂上若不注意一些文化差异和学术规范,确实可能会无意中引起教授的反感。一些同学没有明显违反规则,但由于缺乏对课堂文化的了解,仍然会在无意中触犯“雷区”,影响教授对其印象甚至成绩评定。这篇文章中,曾老师将结合以往的真实案例,为同学们剖析常见的误区,以及如何在保持尊重的前提下,高校地与教授进行沟通,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。

常见引起教授反感的表现

1. 课堂参与不足

很多同学以为“只要不缺课、按时交作业、考试不挂”,参与分就应该是满的。但在许多课程里,“课堂参与”不仅仅是出现在课堂上。尤其是在文科类或讨论导向的课程中,教授更希望看到学生主动提问、分享看法、回应他人发言、引入相关资料等。

同学们不妨反思一下整个学期中:你有没有在讨论中发言?有没有主动提问?有没有认真

倾听并回应他人?有没有表现出对课程材料的兴趣和投入?

如果你一学期几乎没有发言过,也不主动和同学或教授互动,确实很难拿到高分。

曾老师建议:课堂上哪怕你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够流利,也可以用简单句表达观点,表现出你的思考和参与。即便你性格极度内向,不愿发言,也可以通过课后提问、Canvas留言、学习小组参与等方式表现出“在场感”。


2.频繁迟到或早退

在一些对出勤有明确要求的课程中,仅仅按时到课、完成点名,并不代表你就能获得满分的参与成绩。如果你经常迟到、早退,虽然表面上“没有缺课”,但其实已经影响了课堂秩序,也很容易被教授记录在案。尤其是在小班课或研究型课程中(seminar),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对课堂、对教授缺乏尊重。

此外,很多公立学校的大班课虽然不点名,出勤也不直接影响最终成绩,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意进出教室、毫无顾忌地迟到早退。在美国大学课堂文化中,按时上课本身就是作为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。可能你以为大课上学生那么多,“我不说话、老师也不认识我”,于是课堂上坐在最后排、玩手机、看视频、做其他作业、甚至中途离开。但事实上,这些行为其实是非常显眼的。很多课程都配有助教(TA)旁听,他们会协助教授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,甚至在期末参与评分建议。

曾老师建议:即使课程没有硬性出勤规定,同学们也应该珍惜并尊重每一次上课的机会。按时出勤、全程投入,不仅是对课堂最基本的尊重,更是你向教授和助教传递积极学习态度的重要方式。课堂上的表现和态度,往往比你想象中更容易被注意到。建立起良好印象,是你在未来争取成绩、请求额外帮助或推荐信时的重要资本。


3.无视课堂文化差异

在许多美式课堂上,学生被鼓励主动提问、表达不同观点,甚至可以与教授辩论。这种以“讨论”为核心的课堂文化,可能是我们留学生们所不太适应的。

有些同学因为害怕说错话、不习惯表达,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沉默,或者只是简单附和他人的意见。长此以往,很容易被教授认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。相反,也有些同学想要积极参与,却不太了解语言表达的分寸,由于中文思维在发言时显得不够委婉,容易打断他人发言,或者用过于直接的方式指出教授或同学的“错误”,从而让人产生“这个学生不懂尊重”的负面印象。

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背景的课堂上,你的发言对象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文化、宗教或社会背景。如果在没有充分了解对方文化差异的情况下随意评价、下定义,可能会触碰到敏感问题,甚至无意中冒犯了教授或同学,导致误会或伤害,引发不必要的争议。

曾老师建议:同学在讨论过程中,哪怕有不同意见,也要耐心等他人讲完,举手示意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。发言时要避免使用强烈的否定性措辞,例如“You’re wrong.”、“This doesn’t make sense.”等。这类表述在英语母语者看来往往显得生硬甚至冒犯,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或尴尬。

我们要尽量多用礼貌、缓和的语言,比如说“I may have misunderstood, but I thought…” 或 “Can I ask for clarification on…”。参与文化敏感话题时,要特别谨慎,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,也不要随意开玩笑。表达时多用 “In my understanding…”、“From what I’ve read…” 等句式。

4.和教授沟通方式生硬、失礼

在与教授的邮件或交流中,很多同学常常因为文化差异或语言问题,表现出过于直接或不够礼貌的沟通方式。曾老师常常遇到一些情况:

  • 邮件语气生硬、语法混乱:例如开头没有称呼、正文直奔主题,语气命令式,结尾没有任何感谢或署名。有的邮件甚至全文没有标点、大小写混乱,让教授难以阅读或产生反感。

  • 频繁发送追踪邮件:比如在一两天内连续多封邮件催促教授回复、改成绩、延长截止日期等,会给人造成“情绪化、不尊重时间”的负面印象。

  • 缺课后直接发问“我错过了什么”:这类邮件显得学生缺乏责任感,仿佛把课堂内容当作教授的义务服务,而不是自己应该主动承担的学习责任。

  • 成绩有争议时处理不成熟:有些学生在成绩发布后,表现出不成熟或情绪化的态度,比如责怪教授不公平,或者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发脾气,语气上“质问式”地要求重新评分等。这在教授看来是极度不礼貌的,都会严重影响教授对学生的整体评价。

  • 提出不合理请求:有些同学到了学期末,发现自己的成绩差一点就能拿到更好的分数,或者有未完成的作业和项目,会急于通过发送邮件、找教授“求情”来争取额外加分或补交作业的机会。这种行为往往给教授留下不负责任、不成熟的印象。课程的截止日期和评分政策都是事先明确的,期末临时请求加分或补交作业,往往违反规则,也会增加教授的工作负担。

曾老师建议:邮件是正式沟通方式,给教授写邮件时要特别注意格式,邮件应包含称呼、正文和落款,尽量使用正式语气(如:”Dear Professor [Name],” “Best regards,” 等)。

提出请求时要有合理理由,并表示理解对方的时间和工作安排。可以使用类似“I was wondering if…”、“Could you please…”、“Thank you for your time and help”等表达,避免催促和命令式语气。发送邮件后,要耐心等待1-3个工作日再进行跟进,避免“狂发邮件”引起反感。

遇到问题时,尽量先自己查找相关信息,再有针对性地提问。缺课后请先查教学平台或向同学了解内容,再向教授发送说明明确的邮件,而不是直接要求教授提供课程材料。

同样,成绩公布后,如果对成绩有异议,要礼貌、理性地提出具体理由和证据,避免情绪化或威胁式表达。尊重课程政策和教授决定,养成负责任和成熟的学习态度。

过往案例:课堂缺乏参与 + 沟通不当 + 反复催促

小林同学是一名刚来美国读商科的大一新生,英语基础还不错,但对美国大学的课堂文化和教授的工作节奏不太了解。他对课程兴趣一般,认为只要按时提交作业,期末考试考好,就能拿到不错的成绩。但是开学一个月了,系统还没有显示自己的作业成绩,从而感到非常焦虑。

事情经过:

在《Introduction to Business》这门网课中,小林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现了问题:

  • 课堂行为问题:上课时,他经常不开摄像头,也不回应点名和提问。老师安排了大量的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,但小林几乎不发言,即使被点名,也只是用一句简单的话敷衍过去。

  • 沟通方式不当:有一次他错过了作业的提交期限,直接发了一封邮件写道:“I missed the deadline. Can you reopen the assignment?”邮件中没有称呼、没有解释原因,也没有表达感谢,语气显得命令式,教授没有理会他。

  • 疯狂追加邮件:提交了2个作业还没有成绩公布后,小林在同一天内连续发送多封催促邮件:

第一封:“Hi professor, just wondering when you’ll grade my assignment. It’s really important for me.”

第二封(不到6小时后):“I still haven’t heard back. Can you please tell me my score today?”

第三封(当天晚上9点):“Sorry to bother again. But I really want to know if I did okay. I’m really stressed about this.”

第四封(次日清晨):“Professor, please check my assignment, I need the grade now. I hope you understand.”

结果:

  • 小林在课堂上几乎没有参与,discussion讨论部分得分很低。

  • 教授对他多次催促的邮件印象非常差,在Office Hour中也没有特别愿意提供帮助。

  • 教授批改完所有作业后,专门回复他一封邮件,表达了对他频繁催促的不满,并提醒他要尊重评分流程和时间。

  • 尽管小林最后得到了还不错的总成绩,但教授在期末后明确表示不会为他写推荐信。

曾老师建议

如果教授公布成绩时间比较慢而你又非常想知道自己的成绩,可以发一封这样的邮件,简短询问即可:

Subject: Assignment Grade Inquiry — [Course Name]

Dear Professor [Last Name],

I hope you are well.

I understand you have many assignments to grade, and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effort. I wanted to kindly ask if there is an estimated time when the recent assignment grades will be available.

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time and help.

Best regards,

 [你的名字]

结语:

作为国际学生,在适应语言和课程的同时,我们切记要学习如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,高效而得体地沟通。许多看似“主动”“认真的”行为,在教授眼中可能被误解为不礼貌、缺乏耐心,甚至是骚扰。这不仅会影响你的课程参与评分,更可能影响教授是否愿意为你写推荐信,甚至为你提供实习和其他宝贵机会。

了解学术沟通的基本礼仪,掌握清晰且礼貌的表达方式,不仅能让你的请求更容易被接受,更能在教授心中树立“靠谱”“成熟”的形象。希望每位留学生都能理解并运用好这份沟通艺术,为自己的学业和未来打下坚实基础。


美国招生协会
AIRC权威认证

80位
美国双语导师

10年+
名校申请经验

8600+
名校名企录取

wholerenguru3  (厚仁学术哥)

微信客服
wholerenguru3 (厚仁学术哥)

AIRC 权威认证

ICEF 权威认证

NCDA 权威认证

Rate me!

金牌学术导师 专家专栏
毕业于伯克利大学经济系,擅长理科,在校期间曾担任会计、统计和经济课程辅导员。曾老师曾经从社区大学申请UC 系统,成功收获了UC 系统多所学校offer,最终选择了UCB。她十分了解UC系统学校的招生规则,而且对帮助国际学生取得成功有着独到的见解。 教学过程以提高成绩为主要目标,同时贯穿学科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。
Rate me!
联系我们  »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美国校园资讯

学业优化
实现梦想

扫码关注 >

厚仁学员系统

实时查看服务进度
阅读文档报告

厚仁学员系统

扫码关注 >

联系我们

微信24小时在线客服
美国中国8大办公室

扫码关注 >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