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航:我当年在北京读书,接触留学这一方面的信息比较多。我在清华附中读高中的时候,身边也陆续有同学出国读书了,所以对美国开始有了了解,也比较憧憬。但我出国主要有两个原因,一个是经济原因。我是95年出国的,我记忆特别清楚,当年我的研究生导师一个月挣900多块钱,不到1000块钱,我如果研究生毕业后工作,可能一个月能挣500块钱。这就是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了。如果我来美国当个工程师,一个月的收入就是国内1000块钱的10倍了,可能都不止,所以这是经济上的原因。另一个是个人的原因,我个人的经历让我很向往世界这个大舞台,也渴望得到自由的、无拘束的发挥,所以这一点可能跟其他同学不太一样。